介電常數介質損耗測定儀的保養工作涉及多個方面,具體如下:
1.日常清潔與維護
外殼清潔:使用干凈的軟布和適量中性清潔劑擦拭儀器外殼,去除灰塵和污垢,但要避免使用具有腐蝕性的清潔劑或粗糙的布料,以防損壞儀器表面。
內部部件清潔:定期清潔內部的電極和測量單元,可使用專用清潔劑和工具按廠家要求操作,防止積塵及污垢影響測量結果。每次使用后,切斷電源,用無水乙醇擦拭電極,晾干后涂礦物油防氧化。
存放環境要求:將儀器存放在干燥、通風、無腐蝕性氣體的環境中,避免陽光直射和高溫高濕。可在儀器周圍放置干燥劑,并定期更換;設備內部也可放置濕度指示卡,若顏色變粉需及時更換干燥劑,建議使用變色硅膠。
電源管理:確保儀器使用穩定可靠的電源,避免電源波動對其造成損害;同時要保證儀器良好接地,防止靜電積累影響測量結果。
3.電極維護
定期擦拭與清洗:每月用超細纖維布蘸丙酮擦拭電極,對于頑固污漬可使用超聲波清洗機和去離子水處理,晾干后涂覆防氧化硅脂。
接觸電阻檢測與修復:當電極接觸電阻>0.2Ω時,采用無氰電鍍工藝修復。每季度使用氧等離子清洗機處理電極表面,去除有機污染物。
檢查與更換:檢查電極是否有變形、磨損或氧化現象,如有問題及時進行拋光或更換;對于三電極系統,要確保保護電極與測量電極之間的間距均勻,避免接觸不良。
4.介電常數介質損耗測定儀高壓線檢查
拆解檢查:每季度拆開接線端子,檢查內部是否有碳化痕跡。
絕緣值檢測:用高絕緣電阻表檢測線纜絕緣值,需保證其大于100MΩ。
5.機械部件保養
潤滑處理:機械傳動部件每季度加注高溫潤滑脂,防止卡頓,確保儀器正常運行。
6.校準與功能驗證
第三方校準:委托第三方機構每6個月校準一次,校準后粘貼狀態標簽。
日常精度驗證:日常使用標準電容器驗證設備精度,偏差>3%時停用報修;定期測試設備空載狀態下的本底損耗值,若本底tanδ>0.0001需排查干擾源。
年度計量校準:每年至少進行一次計量校準,使用法定計量機構的標準器具,確保測量精度符合要求;若儀器經過維修或更換關鍵部件,也需重新進行校準。
7.介電常數介質損耗測定儀安全維護
防潮措施:雷雨季節拔除電源插頭,安裝防雷插座;長期停用時,每周通電1小時驅潮。
保險管更換規范:保險管更換需嚴格按額定電流進行,禁止用銅絲替代。
8.軟件與數據管理
電腦維護:禁止在控制電腦安裝無關軟件,每季度清理系統緩存,以保證軟件運行的穩定性和速度。
數據備份:采用“本地硬盤+異地移動存儲”雙保險進行數據備份,防止數據丟失。
軟件參數管理:軟件參數非專業人員不得修改,升級前備份原有版本,避免因誤操作導致軟件故障或數據錯誤。
9.電路檢查
線路連接檢查:定期檢查電源線、接地線路是否牢固,防止短路或漏電。
運行狀態監測:注意觀察儀器在運行時是否有異常發熱、異響或顯示故障,如有問題應立即停機并聯系專業人員維修。
